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促使欧盟撤销了对我无线通信设备反补贴调查。
建立混合型智能生产物联网,应用数据协调、数值模拟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搭建具备人员、设备、工艺、物料、能源等要素的自动识别、信息共享、自发协作、集约调度的网络系统,实现采选过程动态可调可控,增强企业对矿石性质变化及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满足精细化生产管理的要求。附件: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月21日(联系电话:010-68205565)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大力推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行业引导工作明显加强。到2018年,大中型石化、钢铁、有色、建材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90%、95%、85%和80%。建设6-8个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10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4-6个工业云服务平台、3-4个大数据平台,以及稀土、农资、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管理平台。建立连接钢铁生产企业和用户的数据系统,推广先期研发介入,后期推广应用和持续跟踪改进的研发设计模式。轮胎行业重点推广芯片集成技术,实现轮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依托生产装备的高度信息互联和数据系统的实时采集,融合物联网、自动化仓储物流、数据挖掘、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等先进技术,建设轮胎生产仓储物流、关键岗位机器人和生产信息管理三大系统,全面覆盖轮胎制造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设备、生产信息、过程管理、企业决策的纵向交互和生产过程各工艺流程的横向交互,打造纵横贯通的综合集成优化的现代化轮胎制造工厂。三、主要目标到2018年底,标准引导、平台服务、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的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投融资、价格、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会议指出,201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曲折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会议指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关键是稳和进相互促进,要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坚持稳政策稳预期、促改革调结构,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有新的变化,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对外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切实做到勤政为民。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12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关于巡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专题报告》。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巡视工作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迎难而上的结果,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信心。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区间调控,更加注重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在党中央有力领导下,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着力发现腐败、纪律、作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有力震慑,做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科学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要扩大居民消费和增加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会议指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关键是稳和进相互促进,要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坚持稳政策稳预期、促改革调结构,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科学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迎难而上的结果,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信心。
在党中央有力领导下,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着力发现腐败、纪律、作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有力震慑,做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巡视工作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投融资、价格、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巡视了66个地区和单位,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工作成效显著。会议强调,全党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有新的变化,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对外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要把巡视监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作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作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区间调控,更加注重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
会议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切实做到勤政为民。要扩大居民消费和增加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12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关于巡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专题报告》。
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工作,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会议指出,201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曲折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发起单位是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创新联盟中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坚力量。其宗旨是致力于搭建推进我国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集公益性、服务性、学术性、研发性、拓展性为一体的非盈利的全国性技术平台。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忠敏介绍,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面临着能源资源禀赋不佳,优质能源不足,新能源技术落后和能源使用效率不高、碳排放过量,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挑战。山东、北京、湖北、浙江、广东、四川、福建、甘肃和广东省佛山市等九个地区性联盟和九个区域性分平台也在启动仪式现场正式签约成立。
挑战也是机遇,王忠敏理事长说,随着ICT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促进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智慧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以能源为先驱的产业互联网一定会应用而生,并为全面实现提升能效、降低碳排放的关键目标提供服务。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委和机构的领导,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以及互联网和通讯行业的专家及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2013年11月成立的创新型技术协作组织。
2015年2月10日,中国北京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cloud.ieee1888.org)正式启动。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能源革命的要求。
在2014中国APEC会议期间,习主席同美国奥巴马总统会见时,共同达成了中美关于碳排放的共识,这是一项突破性承诺。
按照这项共识,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分别同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从标准认证和信息安全的高度对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提供战略支持